close

淡水螯蝦Cherax destructor

淡水螯蝦Cherax destructor通稱為YABBY,在澳洲YABBY為粗放式的養殖方式,並被被視為理想的養殖物種之一,1995-1996年間Victoria州,登記領牌的120個養殖戶的年收貨量約為10噸及25噸,活體YABBY可供應國內外高價的市場需求<時有耳聞有些台灣業者嘗試大量養殖,成功否小弟不知>。

棲息地:

YABBY是一種半水棲的淡水螯蝦,其原生棲地被發現於澳洲之維多利亞州和新南威爾士州,棲地環境包括低窪地沼澤,溪流,河流和水壩。水域環境通有大量植被的地區且含氧量高,當水中溶解氧減少,蝦的活動力與攝食成長速度也相對之減少。

環境:

YABBY適應的溫度範圍廣,能夠在1和35之間的水溫中生存最適宜生長的理想溫度範圍是20°C和25°C之間,當水溫下降低於16°C以下,生理之部分代謝,攝食和生長幾乎處於停止狀態。而當溫度高於35°C會導致停止增長,並最終死亡。<小弟的經驗台灣夏天不需要冷水,水溫約30-32度>

YABBY是能夠容忍的鹽度範圍廣泛。在鹽度超過8ppt,生長往往會停止,且死亡率隨著鹽度增加而上升。研究已經表明,他們能夠在海水中存活約48小時,但高鹽度將會對其生物體產生嚴重緊迫。

野生的YABBY通常活動於泥濘或淤塞的水域底部,水體通常為中度混濁的狀態,幾乎很少在過度乾淨之水域棲息地發現其存在,泥濘水域提供野生YABBY一個更好的生存機會,混濁之水體防止被魚類和鳥類等天敵掠食。

外觀顏色: 

野生的YABBY外殼的顏色變化很大,其變化跟捕抓之季節和水域的條件而定。但是即使在同一個地點捕抓,個體的顏色也會有所差異,顏色有橄欖色,暗褐色或淺棕色,偶而也會發現黑色,赭黃色和棕紅色和藍色等。<澳洲人都這樣寫了,聰明如你還看不出來環境對顏色的影響力?>

繁殖:

繁殖主要涉及到水的溫度和光周期長短。有研究表明,在春季和初夏,當水溫達到超過15℃,光日照時間增長後開始有交配之行為。母蝦往往在一個產季中可產卵兩次以上。一隻年輕母蝦受精卵的數量從100到300,較年長之母蝦則可多達1000多顆,受精卵為約2毫米的橢圓形,通常是橄欖綠色。

蛋的孵化時間的長短是完全依賴溫度,約19至40天孵化。在水溫為20°C,蛋孵化40天之內。隨著溫度的升高,孵化時間的長短將減少,直至水溫達到30°C。溫度高於30°C會不利於蛋的正常孵化。剛孵出仔蝦,可能每隔幾天就脫一次殼。頻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,直到僅一年一次或兩次。外殼的硬化是透過體內儲存之鈣與周圍的水體中吸收。鈣是儲存在體內,或是從舊的外骨骼再吸收,體內的鈣存放在兩個在名為gastroliths之地方。

人工養殖:

YABBY蝦苗孵化後約0.02克。蝦苗在有利的條件下,將迅速增長,在第60天成長至約0.5至1.0克。脫殼數次後,將繼續快速增長,直到它到達12個月的蝦齡(重量約為50至100克)並且性成熟。

當然蝦隻的成長是充滿變數,與很多相關因子有關,通常在2至3年內達到最大尺寸。而一般國外之上市規格為30克,養殖於6個月左右即可達到。YABBY可利用的取肉率約為總重的15-20%。

結語:

OK~先不管淡水螯蝦是否是合法進口,也不管上班怎麼有時間打這篇部落格(內容基本上是翻譯澳洲某篇paper,不過我暫時找不到那篇原文),重要的是可以不要再問釣桑你的YABBY是不是基因藍好嗎? 我部落格相簿裡的所有YABBY都是原生種的,怎麼養成藍的就是技巧了<當然,德係純藍系統的天空藍魔蝦又是另外一回事>。小弟才疏學淺但希望大家不要再鬼擋牆囉。認真上班去~掰掰~~~~~

IMG_1038 IMG_1041 IMG_1040 IMG_1617      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釣桑 的頭像
    釣桑

    釣桑的部落格

    釣桑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